大家好,歡迎關注輕松上路講開車。新手司機開車上路不可能總跑直線,變道、超車,左、右轉彎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。初學開車的車友都有體會,跑直線很簡單,可一旦轉彎就容易出狀況。不是車的軌跡偏離預期,就是被突然冒出來的行人嚇一跳。
上圖就是一位新手司機給輕松上路的留言,這位學員就是在右轉彎的過程中,被直行的騎車人嚇一跳。盡管這位學員及時停下來,可事后總是有點后怕,因為這種情況下,很多新手司機容易出現油門當剎車,或急打方向等失控現象。
要想避免類似情況頻頻出現,新手司機上路初期,要做技巧性的訓練。其中包括變道、超車,左右轉彎,窄路調頭等等。當你熟練掌握正確的操作方式,就會形成本能的反應。
開車上路不是靜態(tài)畫面,等你遇事現想根本來不及。要在動態(tài)行駛中,及時預判和應急反應,就不能像在駕校那樣一板一眼地看點操作。以上面學員提到的右轉彎為例,在轉彎前,駕駛員要提前觀察瞭望。你的眼睛要像雷達一樣,輻射周圍的情況。
比如行駛到下圖這個位置,要提前看一眼與你平行的自行車道上,是否有騎車人正在直行,預判你和騎車人是否在轉彎時,會有交匯點。
進入實線后半程,目光從左至右掃描,看是否有車輛直行,行人即將橫穿斑馬線?以及對向是否有即將左轉的車輛?
如果機動車道上有自行車,在轉彎前,還要看一眼后視鏡,是否有騎車人緊貼你的車尾部。避免轉彎時,別倒騎車人。
在車體45度角左右,還要看一眼縱向斑馬線兩端是否有要通過的行人?
在以前的文章和視頻中,都有講過,右轉彎時,前半程盡量不要給油,因為眼睛和手需要車速配合。當你確認沒有行人,后半程就可以給油轉入對應車道。
在轉彎的過程中,眼睛要像雷達一樣掃描。學員之所以被騎車人嚇一跳,不是B柱盲區(qū)所致。而是沒有提前預判即將抵達交匯點的行人。至于經常有新手司機問我,轉彎時,到底通過前擋玻璃,還是后視鏡觀察。這個沒有一定之規(guī)。當你的車在行人左后方時,你透過前擋玻璃就能看到,隨著你的車前行,當與行人并行時,你扭頭通過車窗才能看到;當你的車越過行人后,你可以通過后視鏡看到。
同樣一個騎車人,你在不同位置,就要從不同角度才能看到。
所以,即使你把騎車人拋在后面,但隨著你轉彎的減速,這名騎車人始終存在,她也在運動中,你就要提前估算她即將抵達的位置。
所以,當你的車行駛到交匯點處時,你最好停下來等她過去,或者看到她還沒有追上來,直接加油轉入對應車道。
這就是老司機的預判能力,即使有一段是盲區(qū),一樣可以預判出行人的軌跡。
輕松上路經常跟學員講,開車不能所見即所得,更不能用靜態(tài)的思維,培養(yǎng)預判能力和應急反應,才是安全上路行駛的砝碼。
好,今天的話題,就講到這里,歡迎大家繼續(xù)關注輕松上路講開車,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驗與汽車養(yǎng)護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