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都有外地新手司機給我留言,下班開車回家,小區(qū)周圍窄路上停車,在做側位停車時,右后輪總是容易擠到馬路邊石上,甚至有人曾經擠爆輪胎。
其實,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側方位停車。
在教新手司機練習側方位停車時,我總結了三個字,右、中、左。這三個字代表著三次打輪的方向。
在這三次打輪中,最重要的一個,就是最后一次打輪的時機——左后輪搭線。
這個地方,如果打輪早了,最后的結果是車體靠左,甚至半個車身在線外,很容易被過往車輛刮碎后視鏡。
如果打輪時機晚了,比如有些新手,看到左后輪壓到線上時,這個時候再打輪,右后輪半徑不足,就會擠到馬路邊石上,很容易擠爆輪胎。
也有人說,我打輪時機不晚,為啥也會離邊石太近?
這有可能是你邊走邊打輪,腳下速度快,手上節(jié)奏慢,就會導致后輪畫弧的半徑過大,也會貼近馬路邊石。
還要強調一點,每臺車的輪胎周長不同,畫弧的半徑也略有區(qū)別。比如轎車多數都是左后輪外沿剛搭線上,向左打滿,當車正時,正好停在車位居中位置。
但如果你的車屬于大型SUV,自然行駛半徑就要大出一些,這樣的新手司機,我都會讓她們提早一些打輪,反復測試兩三次,就能找到最佳的打輪時機。
那么,如果你在倒車時,已經發(fā)生這種情況,右后輪馬上就要擠到馬路邊石了,應當如何應對呢?
這個也不要著急,先把車停下來,后方沒有空間,可以向前方借空間。你可以掛前進擋,把方向盤迅速向右打滿,手快的,可以邊走邊打輪;手慢的,你只能原地向右打,因為前方也有車,空間不是很大。
當你向右打滿時,抬腳怠速走即可, 前方有車,不要給油了,免得撞上前車車尾。
這時,車就會一點點地擺正,當車正時,把方向回正。然后通過左右后視鏡,觀察車體與車位兩邊是否等寬距離?
如果正好等寬,掛倒擋,退到合適位置即可。如果還是左、右略有差異,可以用以前講過的,借一還二的方法,在后退的過程中,輕松把車調到居中位置。
以上這個過程,也就不到五秒鐘,關鍵是考驗駕駛員調車的基本功。
很多新手左右不分,手和腳節(jié)奏不一致,就很容易在逼仄的車位中,突然失控,撞上前車或后車。
因此,我總是提醒新手學員,倒車并不難,關鍵先要把調車玩得轉,當你把倒車原理吃透了,無論多蹩腳的空位,都會輕松泊車入位。
我家住的小區(qū)周圍,車位就很緊張,經常有人圍著小區(qū)周圍轉半小時,也找不到車位。我卻經常在離小區(qū)大門比較近的地方,撿到空位。
就是因為有些空位太刁鉆了,前后左右都有障礙,很多人試了十幾分鐘,都折騰不進去,只能放棄。
所以,對于我這種不愛走路的懶人,總是先挑離小區(qū)大門近的地方,撿那些別人放棄的空位。
歡迎大家繼續(xù)關注輕松上路講開車,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驗與汽車養(yǎng)護常識。